主管Q6455-5253

大只500怎么注册_高考暂不延期:千万考生如何备考

  2019年,高考报名人数突破千万。根据近十年数据变化趋势预测,2020年高考报名人数将与去年不相上下。此前,教育部多次回应称,今年高考暂不考虑延期。记者梳理发现,自恢复高考以来,高考从未因故改期。即便是“非典”时期,依旧执行了原定计划,比上年提前一个月,正常进行。在这个特殊时期,“千万量级”的高考生该如何保持状态,做好最后的冲刺?

  复习效率打折扣,学生易出现两极分化

  8点上课,17点下课。语数英和选课都在网上进行,每周还安排四节体育课、一节音乐课。北京市十八中高三学生郭采向记者展示“在家复习”的课程表。

  网络授课第一周,在北京市丰台区开设的空中课堂里,郭采的语文老师刘杰带着学生们,从诗歌章节开始,进入高考第二轮复习。

  大部分学科与在学校正常上课节奏相同,有学习问题就用微信与老师沟通。郭采相信,“学不学得好还是靠自觉性”。

  虽然,所有学生都是面对“一块屏幕”,处于“同一个起跑线”上。但是,刘杰坦言,“没有老师的监督,一些同学自觉性不高,复习效率大打折扣”。

  刘杰和同事们心里“都有点打鼓”:“复课后,可能还要回炉。”

  “今年,高考总体成绩水平将受影响。”华中师范大学测量与评价中心主任胡向东给出判断,高三的复习环节是结束新课后,为学生重构知识系统网络而专门设计的。每一轮复习有效衔接,各有侧重。但是,现在由于特殊原因未及时展开,可能会对后续学习产生影响。

  上完几节网课后,刘杰发现,虽说可以随时互动,但是,提问的学生特别少,“也不知道大家在屏幕前有没有仔细听?”因为学生难以上交作业,刘杰根本无法评判。

  “因为缺乏课堂氛围,有些学生难以进入学习状态。学生们容易走向两极分化:学习习惯良好的学生能通过自主学习,成绩得到更大提升;而不自觉的学生,效率愈低,可能成绩下滑更快。”胡向东也担忧。

  学生“预热”不足,或影响发挥

  高考未延期,但一些省市高考的“前奏”已经发生变化。

  北京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透露,原定于2月25日举行的全市新高考模拟测试将转换模式,或营造“不见面”环境。原定于三四月举行的一模二模考试,也将视开学的具体时间进行调整。

  “市、区和学校每月都会安排考试,学生在考试中熟悉考试,就像运动员大赛前调整节奏。现在,教学复习节奏被打乱,许多学生‘预热’不足,可能影响发挥。”胡向东表示。

  “按照正常的复习进度,高三第一学期应该完成全面复习,第二学期的复习重点是能力突破、综合提升和查漏补缺。现在这个阶段,要以专项能力训练为主,适当做些综合套题。”北京特级教师陈维贤表示。

  “专项能力训练,不是依靠教师的‘讲授’来实现的,主要靠学生的‘精练’来实现。”陈维贤建议学生们,充分利用在家复习的时间,梳理好每一个专题的必备知识要点,精准整理好疑点和漏洞,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。在此基础上,精选有针对性的、难度适中的典范试题来训练。

  现阶段,如何在网络授课条件下,保证学习效率?胡向东希望学校给予具体指导:如何区分网课时间和自习时间,如何制订学习计划,如何请家长配合督促计划落实等,并提供“具体测量工具”,比如计划表格、任务执行表等,发放给学生或家长,进行必要监督。

  “要给大部分学生一些自主安排的时间和空间,提供网络答疑,但是,一切网络授课都要在固定时间段进行,避免一天到晚在线,既影响视力又容易造成学习低效或无效。”陈维贤特别提醒。

  疫情背景下的高考之“变”

  高考备受关注,其本身也在不断变化。

  2019年末,高考考试大纲被取消。有人担忧,“取消划重点,整本书都成重点”。

  考查特殊地理条件与冰雪体育项目相结合,求解嫦娥四号探测器的运动周期,进行移动支付的样本测量……这些2019年的高考题,让“新高考”命题的趋势逐渐明晰,也让考生们“压力倍增”。

  2020年1月9日,教育部公布《关于做好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》。继去年提出“减少单纯死记硬背的知识性考查”后首次明确,“加强关键能力考查,优化试题情境设计,增强应用性、创新性”。

  “这次疫情,为教学方式的转型提供了一个契机,复习的基本理念不变,但复习的方法必须转变。”陈维贤表示,近几年,高考命题已从“知识立意”“能力立意”向“价值引领、素养导向、能力为重、知识为基”发生转变。

  “高考题注重通过情境和情境活动来实现对知识运用的考查。这就要求,由粗放式教学转化为精准化指导,设置或运用真实情境,设计有效活动,在活动中综合训练考生能力。这既符合高考方向,又能提高备考效率。”陈维贤说。

  北京、山东、海南都已经明确,今年高考将“连考4天”。

  胡向东认为,对第三批进入新高考的8省市来说,今年是新高考前的最后一次“传统高考”,今年参考的考生确实面临较大挑战:如果不能升学而选择复读,需按各地规定完成与学业水平考试的衔接,再参加“新高考”,复读难度相对较大。学生和老师都要调整心态,适应形势变化,把握好复习节奏。

  “新高考不是要来而是已来,了解它、适应它,是不论疫情轻重都要做的事情。”胡向东提醒考生,“停课不停学、课堂改线上都是在一定区域内统一实施的,该区域范围内,考生参加高考竞争的激烈程度,并未发生根本改变。怀有平常心,强化自主学习能力,才能在竞争中发挥应有水平。”(记者 陈 鹏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