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国家税务总局网站消息,孟夏之日,万物并秀,税收影视创作愈发欣欣向荣。近日,第30届大学生电影节“中国税收”特别单元成功举办。本届“中国税收”特别单元面向全社会征集微电影、公益广告、纪录片、动漫、微视频5类作品共800余部,评选出9个最佳作品、25个优秀作品等奖项。
“耳目一新”――这是今年获奖作品给人的整体印象,无论是题材内容、创作构思还是拍摄技巧,都在不断创新、主动“破圈”,体现出税收题材影视作品创作的新趋势,“光影税收”正在为税收宣传新格局注入时代力量。
讲好“小故事” 传递“大能量”
“创业大学生、职场新人、老年人、民族元素、区域特色……本届的参评作品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,聚焦小人物、小故事,展现了税收对普通百姓的作用和意义。”担任本届大学生电影节学生评委的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孔惠玉说。
相比去年,今年大影节“中国税收”特别单元得到社会各方更加积极的响应,一共征集到800多部作品。除了数量上的增加,内容选材方面更加丰富多彩,其兼顾的社会效益影响范围也更为广阔。不少作品的故事切口小、立意新、人物形象鲜活。
最佳微电影《剃刀飞船》就凭借其题材受到评委们的高度评价,北京电影学院教授侯光明认为其源于生活现实,很有亲和力。故事背景设置在2003年,讲述两位北京大爷得知神舟五号飞船上天后,想为国家航天事业作一点贡献,但苦于“报国无门”,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,由此衍生出被骗、被抓等有趣情节,最后两人理解了依法纳税就是在为国家航天事业作贡献的故事。
“这些年我国航天事业飞速发展,我们想讲述普通人的航天梦,通过小事件展现税收大作用。”《剃刀飞船》主创、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海淀区税务局干部丁琪说。
与《剃刀飞船》同样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最佳动漫作品《寻找玛依拉》,其将视角放于孩子身上。影片以主人公小别克寻找心爱的骆驼玛依拉为线索,讲述税务干部秦民帮助小别克找骆驼、走访宣传税收优惠政策、消除村民发展合作社的顾虑、助力合作社发展的点滴日常。
“《寻找玛依拉》不仅富有地域、民族特色,而且将税收政策巧妙融入儿童寻找骆驼的故事,可以作为小朋友的税收知识启蒙素材。”参与“中国税收”特别单元组委会工作的大学生吴媛频频点赞。
虽然故事题材千变万化,但“税收内核”能否丝滑嵌入影片,成为作品评价的重要指标。“税收内容的表达更加自然顺畅,不再让观众有‘硬植入’的感觉。”孔惠玉认为,以往部分作品或许还带有“宣传片”的味道,但今年的获奖影片则在向“故事片”不断靠拢。
《我的神秘老友》《免了免了》就是“丝滑说税”的代表作,处处蕴含税,却又处处不说税。全片并无明显的税收元素,但是税务却扮演了重要角色,故事情节一气呵成,影片主题悄然浮现,避免了“自卖自夸”“自说自话”的创作尴尬。
“看了获奖作品、听了主创代表分享的创作经验,重塑了我对税收影视创作的认识。”国家税务总局余姚市税务局干部陈超超坦承,“只有理解了税收职能作用,并将其与生活巧妙结合,才能从更广阔的视角、更丰富的维度去创作。”
除了“题材新颖”“嵌入自然”,在很多评委看来,今年“中国税收”特别单元作品还有一大看点――“人物鲜活”。通过“身边人”,呈现“身边事”,传递“正能量”。
在颁奖现场,微电影《去海边》展映后,打动了很多观众。国家税务总局南京市税务局纳税服务和宣传中心副主任承蕾感慨:“影片里面的人物形象很立体、很鲜活,能够感受到主创是带着真情实感创作的。”
事实的确如此,记者在采访《去海边》主创、国家税务总局江西省税务局干部周宁时,她介绍道:“我和爸爸都是税务干部,我想把税务人为了工作牺牲家庭生活这部分内容展示出来。因此利用一个小故事来折射税务干部的无私奉献,即便他得了阿尔茨海默病,却仍然记得自己是税务干部,与女儿有一个去海边的约定,通过小切口反映税务人的家国情怀。”
构思更具质感 表达更为时尚
今年是大影节和“中国税收”特别单元的第三次牵手。有了前两年的积淀和经验,今年参赛作品的创作手法和技术有所进步。
微视频《“我”的办税厅》获得最佳短视频奖项,它将线上智慧办税服务呈现在实体的办税服务厅中的创意颇有新意,其充满反转和幽默的表达方式紧跟时下年轻群体的审美趣味。
“我们团队在构思时引入了时空转换这个概念,通过跨次元交错,将现实中的生活场景植入办税服务厅,展现智慧税务无障碍、全天候和随心办的特点。”该片的主创代表、国家税务总局杭州市钱塘区税务局干部何倩道出了创作的成功秘诀,在创意基础上再点缀以无厘头的开头、反转的结局,让观众不禁会心一笑。
不仅是《“我”的办税厅》,今年大部分作品都更加注重年轻化、时尚化表达,通过年代穿越、文物复活、角色互换等多元方式讲述税收故事,让人耳目一新。“虽然征集时间紧,但整体来看,作品质量比去年进一步提升。让我惊喜的是,很多作品在构思、拍摄等方面有自己的独到之处。”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秘书长武建勋表示。
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,税收如何助推经济“燃”起来,是《中国 有劲》这部公益广告构思的开端。谈起这部被评为最佳公益广告的作品,主创代表、国家税务总局成都市税务局办公室副主任吉伟说:“经过多次头脑风暴,我们将焦点集中在‘有劲’这一关键词上。‘有劲’是面对生活必须有的姿态,只有每个人都‘使劲’,国家发展才能更加‘强劲’。”作品中的初入职场青年、创业个体工商户、科研人员和外卖骑手等各行各业的人都在努力向上,而助力他们不断向前的就有税收政策提供的“后劲”,借此构思,拉近与观众的心理距离,让观众产生共鸣。
据了解,动漫是今年“中国税收”特别单元新设的类别,其中的优秀代表作《寻找玛依拉》和《鹭与鱼》,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定格动画的创作技法。国人所熟知的木偶动画剧《阿凡提的故事》使用的就是这种动画形式。
当被问到为何选择拍摄定格动画,《鹭与鱼》的主创代表、国家税务总局佛山市税务局办公室副主任林俊打开了话匣子:“定格动画可以带来真实的美感,我们希望借助纯手工制作的道具和脑洞大开的动画魔法,吸引不同年龄段的观众甚至是小朋友,让大家都能看明白。”他介绍,定格动画原理简单,但拍摄过程却异常艰辛。
一部画面精致、过渡顺畅的定格动画,需要在1秒内展示24帧画面,因此这部不到2分钟的作品,需要拍2880张左右质量过关的照片,还得保证过程中背景、光线不发生任何变化。仅仅是测试材料效果、准备道具和搭建场景,《鹭与鱼》的创作团队就花了2周时间,拍摄照片又花了整整6天。
正是这些新颖的内容构思和创作技巧,让今年大影节的参评作品,在故事情节、叙事结构、拍摄技术、后期制作等方面,紧跟影视创作的潮流和热点,提高了作品的观赏性和趣味性。
寻找继续“破圈”的“密钥”
光影璀璨,筑梦未来。税收影视未来将走向何方,如何拥有继续“破圈”的“密钥”?在采访中,不少嘉宾都给出了中肯的建议。
今年是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陈刚第三次参与“中国税收”特别单元评审,在他看来,参评作品已经朝着精品化、多元化、个性化的方向发展,用生动有趣的画面和通俗易懂的语言,将复杂的税收理念和专业知识直观化、趣味化,让观众不费劲也能理解。
不过,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,税收影视作品想要继续“出彩”,必须久久为功,打破固有思维,主动去适应网络化、快频率的呈现要求。今年的获奖作品中,像《“我”的办税厅》《中国 有劲》等都是在两三分钟内将一个完整的情节展现给观众,短时间内抓住了观众的眼球。
陈刚说:“未来税收影视作品可以在创意上继续下功夫,作品越短对创意的要求越高。要在短时间内吸引观众,就要找新鲜的角度和拍摄方法。”
而在当下短视频“霸屏”的时代,要想让观众“用手指投票”,还得在影片内容上直击观众内心。
侯光明说:“税收题材的影视作品在宣传税务工作、税收政策的同时,还要感人、让人共情。”他认为,在未来的税收影视创作中,必须更多用真情实感引发观众共鸣,让观众对税收主题产生情感认同,以细水长流、潜移默化的方式提升税收文化的影响力。
目前,已经有越来越多税收影视作品在微信视频、抖音等各大平台“露脸”,各地税务部门也在平台上积极运营官方账号,这给税收题材影视作品的创作提供了坚实的阵地和良好的氛围。经过打磨、迭代,各地的创作团队改变了单纯讲政策、推服务的述说模式,在运镜、光线、构图、色彩等画面的呈现上追求突破、更加自如。
国家税务总局税收宣传中心相关负责人认为,税收影视作品将会出现“和而不同”的格局,通过融合、传承、创新,打造出更多精品力作,真正绽放光影魅力。
不少参评者也纷纷表示,后续创作中,将注重抓取生活中细微而具体的典型情节,创新表达方式、选好切入角度,通过光影媒介讲好有温度的税收故事,传播强有力的税收声音,打造更有时代性的税收文化宣传精品,为税收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。